首页 > 要闻 >

合同诈骗行为的法律认定

发布时间:2023-04-05 17:13:08 来源:法务网
一、

合同诈骗行为的法律认定

合同诈骗行为的法律认定如下:

1.客体是复杂客体,即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,和公私财产所有权;

2.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、履行合同过程中,以虚构事实,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,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,数额较大的行为;


(资料图片)

3.主体个人或单位均可构成;

4.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、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。

找法网提醒您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二十四条【合同诈骗罪】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在签订、履行合同过程中,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,数额较大的,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,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,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,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。

二、

合同诈骗罪和民事欺诈罪的区别

1.主观目的不同,民事欺诈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,合同诈骗罪是以签订经济合同为名,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;

2.欺诈的内容与手段不同,民事欺诈有民事内容的存在,合同诈骗罪根本不准备履行合同;

3.欺诈侵犯的客体不同,民事欺诈的客体是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权利义务关系,合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。

三、

合同诈骗报案多久立案

合同诈骗报案后,公安机关应当立即进行受案立案审查,一般不超过3天。如果需要进行查证的,立案审查期限不超过7日。

《公安部关于改革完善受案立案制度的意见》的有关规定,接报案件后,应当立即进行受案立案审查。对于违法犯罪事实清楚的案件,公安机关各办案警种、部门应当即受即立即办,不得推诿拖延。刑事案件立案审查期限原则上不超过3日;涉嫌犯罪线索需要查证的,立案审查期限不超过7日;重大疑难复杂案件,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,立案审查期限可以延长至30日。法律、法规、规章等对受案立案审查期限另有规定的,从其规定。

标签:
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 © 2015-2022 欧洲消费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3   联系邮箱: 58 55 97 3@qq.com